Login

135-268-41588cq9@dysw1.com

  1. CQ9电子 > CQ9电子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CQ9电子官网关于麒盛科技及国内电动床行业若干冷思考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4-18 08:18:27 点击数:

  CQ9电子官网关于麒盛科技及国内电动床行业若干冷思考在跟踪观察了麒盛科技1年多后,我对麒盛科技及电动床行业自身做了些思考,拿出来与大家做个分享。

  特别申明:作为普通观察者,基于麒盛科技自身的产品及战略规划,观察、思考国内电动床发展逻辑及现状。

  在现代美剧里,时常能看见美国人在搬家时会丢掉许多大件家具,如沙发、床具、柜子等,然后在亚马逊买新的换上。回到国内,受到传统勤俭观念的熏陶,国人的家具一般用到坏才会换(有些还会修补),其中床垫、床具超期服役现象更加十分普遍。

  麒盛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其在美国市场的消费者群体中,年轻用户的比例已占据主流,不过其没有进一步披露用户的年龄段分布情况。以我有限的美剧观看记录,从未见过剧中家庭有使用电动床的,反到在《无耻之徒》里看到主人公在庭院里有使用冲浪泳池浴缸的桥段,当然这也说明不了什么。考虑到中美文化差异,显然也不能直接拿美国电动床市场的渗透轨迹来倒推国内电动床市场。

  总所周知,椅最初由日本人发明,据说灵感来自日本澡堂师提供的服务,随后在日韩风靡。我国作为养生大国,服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如何说服国人将动辄数千,甚至数万的电动椅搬进家中,替代传统店的人工体验,则成了一个难题。

  伴随共享经济的风口,在半封闭线下公共场所出现了大量扫码付费即用的共享椅。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无意中为椅入户提供了前期消费者教育工作。现如今,借助电商渠道和懒人经济的兴起,以前主做出海代工的国内椅厂商开启了向国内品牌商身份的切换。

  反观智能床,据公开资料介绍:1999年,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带领团队发明了全球第一张电动床,并面向海外市场进行销售。结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经过多年发展,电动床在美国新床销售渗透率已经超过14%(2019年),其对传统床具的替代正方兴未艾。而国内电动床行业渗透率还处于从0到1的阶段,许多人估计连电动床都没听说过,最多知道在医院特殊病房或疗养院场所,会为行动功能障碍或久卧不起人士配备遥控电动床。当然下面这个除外= =(爷青春)

  电动床作为新生事物,不像椅底子里是相通的东亚养生文化,是替代逻辑,而电动床现阶段还处于需求逻辑。

  用户在娱乐、休憩场景处于清醒状态时(如看电视、刷手机、阅读),电动床具备床头至床尾的升降功能,调节支撑达到更舒适的姿态。当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电动床会调节躯干达到0压模式,在出现打鼾现象时,自动调节用户头部高度,起到止憨效果。

  而智能床则是在电动床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及其他更多人性化设计模块(如分体式设计、智能唤醒,夜灯,离床监测、等)。

  综合而言,电动床致力于为国人提供好睡眠,而智能床则进一步升级为好健康。这样看来,好睡眠、好健康可以算做国人关心的问题。

  因暂时没有接触实体电动床的渠道,笔者尝试在PC版京东网站,以“电动床”为关键词,选取了排名相对靠前的电动床品牌自营店。在粗略统计了各品牌旗下电动床型号数量、价位区间、核心功能、及畅销款评价数量后,以表格体现如下:

  价格区间:京东平台“主流”(事实上,品牌电动床也很少)电动床标价在5499-24000元之间;麒盛旗下双品牌(舒福德、索菲莉尔)、芝华士、慕思的电动床价格定位较高;8H(小米生态链企业)、梦百合、京东京造(据说是麒盛科技代工)价格均低于1万元。

  电动床一般是成套卖的,全套产品包括电动床架(自动升降模块,核心部件为电机),床垫,床围。而众所周知,各大床垫品牌售卖的床垫按尺寸、材质、功能的不同,价格从两千到上万元也很常见。因此外界对电动床价格昂贵的刻板印象其实有很大程度的误会成分。

  产品功能:总体感觉电动床的功能还处于鱼龙混杂阶段。多数品牌电动床功能仅限于升降基础上的花样延伸。具体无外乎角度调节、打鼾干预(有些还需要手动设置)。而添加了传感器模块的智能床,在功能上更加智能及人性化。

  一些品牌虽以智能床名义推广,实则噱头为主,只能算是电动床。其中慕思更是个异类,其标价超过1.5万元的“智能床”可实现的功能与几千元的电动床并无二致,销量也很打脸,想必是打着智能床的名义卖床垫。

  舒福德售价超过2万元的电动床产品从硬件到软件达到了一定的协同水平,算的上真正的智能床。典型功能如稳定监测睡眠时的各项体征数据(心率、血压等)并上传至云端,出现异常指标时会作出预警反馈,其他还有诸如智能止憨,、分体式调节等人性化功能。

  芝华士的高端智能床产品也具备睡眠监测功能。不过,在分别对比了舒福德及芝华士各自京东店某款智能床产品的宣传后,笔者发现了十分诡异的地方,各位请细品:

  基于对麒盛科技的持续关注,出现上面的情况我更偏向于舒福德是被模仿的对象。PS:8月7日,芝华士京东店该款产品的宣传内容已找不到踪影。

  除了上述几家相对知名的厂商外,通过网络查询发现,国内靠前的智能床企业还有路福中国、全美思、美亚、古洛奇这四家。另外京东上还有家叫“zovo”的智能床店铺,旗下有3款智能床,价位在9399-10399,比较夸张的是其中两款评论数超1000+,1款超500+,0差评,我翻看了下评论内容,再结合其简陋的官网,判断基本都是刷单充数的。

  从麒盛科技的发展路径看,前20年主要聚焦国外市场,也只是扮演了产业链条上产品提供方。现在公司希望从代工商向品牌商身份转换,开启国内市场第二增长曲线。品牌、渠道都需要公司从0开始做,而产品也需要做符合国人需求的调整。

  从产品看两个兄弟品牌最大区别是,舒福德增加了非接触式传感器模块,可用于对睡眠及身体状态有健康监测需求的用户;索菲利尔则利用算法推荐,为全年龄段用户匹配、提供贴合身体条件的成套睡眠床品。

  换言之,舒福德聚焦健康监测,索菲莉尔聚焦舒适睡眠(官方说法是“索菲莉尔定位科技助眠,舒福德定位智能优眠,为健康高感知、高需求客户服务”)。

  令人尴尬的是,麒盛科技在电商渠道对产品进行宣传时,将线下短板当成了优势(不过,考虑到舒福德定位线上品牌,确实也可以这么描述):

  线下渠道:线下则是以索菲莉尔进行推广和销售。截止到2020年末,经过疫情的冲击,除了在浙江地区保留少量直营门店外,国内经销商仅剩45家。据当年年报数据,国内直营销售额为9300万(应该包含国内电商),大致推算约等于1.1万套智能床,而国内经销业务收入仅为970万(出厂价口径)。

  入驻医养机构:以智能床为入口,与医疗、养老、月子中心等机构合作,切入康养市场。如与嘉兴当地医疗养老机构合作,对使用智能床的用户进行睡眠体征长期监测,生成健康报告。针对异常情况提前作出多级预警,达到预防“未病”效果。

  特殊渠道推广:公司在互动问答中透露,公司试点选择部分高端酒店采取合作分成模式推广智能床。具体为,酒店选取部分高端房型,麒盛提供成套智能床,以科技助眠为卖点吸引客户入住,双方共享增值部分房费。此种合作贡献收益有限,更多还是是降低产品体验门槛,在中高端客户群体中形成电动床品牌认知口碑,提升长期影响。

  赞助冬奥会:相较于此前的默默无闻,公司在本土化方向上终于开始了营销推广。麒盛科技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智能床供应商,旗下双品牌将为运动员提供电动床及配套服务。接下来看公司能否打好奥运营销这张牌,为电动床行业的普及及自身产品的内销打开一个口子。

  麒盛科技在国内市场的用户可分为家庭用户和机构用户。作为新生事物,电动床能为二者带来哪些价值呢?

  以舒福德当前最先进的智能床为例,其可以长时间稳定监测睡眠状态下多项生理指标(心率CQ9电子官方网站、HRV、呼吸频率、自主神经系统等),对监测异常情况做出预警(监护人、用户、社区医生,该功能完整版目前只在康养机构推广),继而通过预防未病,达到提高用户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周期的效果。

  从用户角度思考,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这是很刚性的需求。目标消费者可能是对新事物感兴趣,有一定购买能力,且追求生活品质的中年用户群体,亦或是表达孝心,为长辈购买康养产品的子女群体。对中产以上家庭来说,花2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一套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兼具康养功能的智能床,购买力不成问题。

  从机构用户角度思考,智能床能否为医疗、康养机构提升效率、构建差异化服务带来价值。如减少机构人力、物力支出同时,为康养、病患人士提供更好的康养、医护体验。从麒盛科技披露的案例看,其在社区康养提供的智能床服务,构建了用户、麒盛数据、社区医院康养联动闭环模式。

  中老年群体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可以由智能床满足,但更年轻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也应当被满足,显然在产品功能和定位上要进行差异化布局。通过前文介绍,麒盛科技的双品牌策略正是这样做的:索菲莉尔为全年龄段用户提供智能助眠电动床,而对健康管理有需求的中老年用户则可以选择舒福德智能床产品。

  扫地机器人刚开始出现时,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障的代表。好在解放双手是长期普遍需求。时至今日,经过不断迭代,各家扫地机器人产品在硬件层面趋同,主要差异在于机器人的核心算法。

  从形态和功能定位上看,当前智能床的发展仍处于雏形探索及打磨阶段。不过顺着厂商的思路出发,我们大致可以揣摩智能床的发展方向:在用户清醒状态时,智能床提供多场景的娱乐养生模式,在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智能床提供助眠及健康监测管理服务。

  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在用户处于清醒状态时,智能床需要具备强功能、易感知属性;而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智能床健康监测功能的实用性及有效性,需要厂商拿出真实世界的测评数据做背书。作为未来稳定监测生理指标的入口级产品,智能床的监测准确性及对数据处理、分析、归纳、总结形成的深层次规律性经验必定是厂家的核心竞争力,即硬件(传感器)+软件(经验、算法)运营服务能力。

  从前面表格所列各家产品的功能看,麒盛科技在智能床领域已具备先发专业优势:当别人还在做功能简单的电动床时,其带监测能力的智能床已经开始量产。这点从麒盛对外招聘也能管窥一豹:公司有招聘医学工程师岗位,主要为临床试验,疾病诊断方法研究,为算法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另据工信部公示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麒盛科技作为智能床唯一入选企业。

  而维持其行业领跑地位的关键是公司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翻阅麒盛科技招股书和年报可以发现,其最近5年的研发投入从3900万飙升至1.18亿,增长了3倍,复合增速31%,高于同期营收复合增速(15%)。

  截止2020年,抛开生产人员后,余下1200员工中,362人为研发人员,占比30%,全员占比则为12.58%。到2020年,发明专利有100项,其中非接触式传感器便是其核心专利之一。

  倘若未来智能床行业真的朝着麒盛科技的产品定义进行演变,相较硬件的暂时领先,对监测数据的挖掘、运用建立起来的经验壁垒会更高。而如果此种模式能跑通,并进行大规模推广,除了商业价值,还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智能床与扫地机器人、椅一样具有强功能属性(甚至有点像带有消费电子属性的家具产品),若今后出现象级爆品可以作为观察行业热度的一个窗口。而产生爆品的也一定是深扎行业,不断迭代产品,洞悉用户需求的公司才能做到的。

  目前来看,具有丰富代工经验的麒盛科技确实在技术和产品上做到了全面领先。但麒盛科技面临的局限也很明显,其暂时不具备其他跨界新玩家自带的品牌与渠道优势。不过,从其过往经历看,麒盛科技也不太可能沦为行业先烈。

  正如前文所讲,智能床在国内尚处于需求逻辑验证阶段。短期看,相比传统固定床,电动床类似于大哥大对座机的替代(还达不到功能机),从中远期看,功能更强大的智能床可视为智能机对功能机的降维替代。

  国内电动床市场何时能迈过从0到1的奇点,无法预测,一切还处于混沌状态,我们能做的唯有观察。可以明确的是,电动床行业绝非麒盛科技一家之力就能炒热(除非其具备苹果一样的颠覆能力),新玩家的入局对消费者教育和产品普及大有裨益,可能会加速渗透率提高。


随便看看